依据国际惯例,各种产业被划分为三大类:第一产业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。第一产业指农业等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;第二产业是指加工产业,主要是工业和建筑业;第三产业,又称第三次产业,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,即服务业。综观世界各国的工业化历史进程,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情况,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达程度。目前,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均较高,美国、日本、欧洲都超过了70%。
第三级产业,又称三级产业,指不生产物质产品、主要透过行为或行式提供生产力并获得报酬的行业,即俗称的服务业。由于汉语传统上称呼服务为侍,故南方地区有称之为侍业。服务业目前于发达国家的产业比重约占70%以上;于部分开发中国家比重大约55-65%。属于服务业的行业主要有:贸易、饭店餐饮、大众客运、仓储物流、会议展览、金融保险、房地产仲介、商务顾问、公共服务、民防、个人化服务、社区服务、社会工作及电信通讯产业等[1]。其中的电信通讯产业亦因发展商机甚巨,有时另归类为第四产业。而有时文化产业也因其高层次的文化意义而另归类为第五产业。
服务业是指利用设备、工具、场所、信息或技能等为社会提供劳务、服务的业务。我国的服务业,按照国民经济部门分类,是指第三产业中的一部分,它包括饮食、住宿、旅游、仓储、寄存、租赁、广告、各种代理服务、提供劳务、理发、照相、浴池以及各类技术服务、咨询服务等业务。
服务业的征税范围包括:代理业、旅店业、饮食业、旅游业、仓储业、租赁业、广告业、其他服务业。
英语中,服务业称为经济中的“软”行业,即是人们付出知识、时间以增进经济的产量、表现、潜能、寿命。这行业为终端顾客或其他公司提供服务,例如运输、配送、零售或批发地售卖产品、除虫、娱乐。餐饮业等服务过程或会改变到成品,但是重点还是在于人际沟通和服务顾客,而非成品之改变。
中国大陆的第三产业在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》(GB/T 4754-2002)中,分为15个门类即自F类到T类计48个大类,为分类最多的产业。
三次产业分类 | 中国大陆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》(GB/T4754-2002) | |
类别 | 类别、名称及代码 | |
门类 | 大类 | 类别、名称 |
第三产业 | F | 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 |
51 | 铁路运输业 | |
52 | 道路运输业 | |
53 | 城市公共交通业 | |
54 | 水上运输业 | |
55 | 航空运输业 | |
56 | 管道运输业 | |
57 |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| |
58 | 仓储业 | |
59 | 邮政业 | |
G | 信息传输、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| |
60 |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 | |
61 | 计算机服务业 | |
62 | 软件业、互联网业 | |
H | 批发和零售业 | |
63 | 批发业、贸易中心、展会、商贸配送 | |
65 | 零售业 | |
I | 住宿和餐饮业 | |
66 | 住宿业 | |
67 | 餐饮业 | |
J | 金融业 | |
68 | 银行业、非银行贷款机构 | |
69 | 证券业 | |
70 | 保险业 | |
71 | 其他金融活动 | |
K | 房地产业 | |
72 | 房地产业 | |
L |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| |
73 | 租赁业 | |
74 | 商务服务业 | |
M | 科学研究、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| |
75 | 研究与试验发展 | |
76 | 专业技术服务业 | |
77 | 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 | |
78 | 地质勘查业 | |
N | 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| |
79 | 水利管理业 | |
80 | 环境管理业 | |
81 | 公共设施管理业 | |
O |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| |
82 | 居民服务业 | |
83 | 其他服务业 | |
P | 教育 | |
84 | 教育、培训 | |
Q | 卫生、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| |
85 | 卫生、私营医院 | |
86 | 社会保障业 | |
87 | 社会福利业 | |
R | 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 | |
88 | 新闻出版业 | |
89 | 广播、电视、电影和音像业、广告业 | |
90 | 文化艺术业 | |
91 | 体育 | |
92 | 娱乐业、旅游业、博彩业、红灯业 | |
S |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| |
93 | 中国共产党机关 | |
94 | 国家机构 | |
95 | 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 | |
96 | 群众团体、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 | |
97 |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| |
T | 国际组织 | |
98 | 国际组织 |